“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优化发展环境事关长远竞争力,事关广东高质量发展全局。
(资料图)
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坚持制造业当家要抓大环境,全面推动工作力量向制造业加强、政策措施向制造业倾斜、资源要素向制造业集聚,让制造业当家当得名副其实、底气十足。
1
发展是硬道理,环境是硬条件。抓大环境、建好环境,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
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广东以深化营商环境改革为抓手,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方向,瞄准最高标准、最优水平,持续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充分激发了市场活力,增强了广大企业一心一意谋发展的信心和能力,成为了深受海内外青睐的投资热土、创业沃土。
依据2022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结果,广东连续三年位居综合排名第二,连续三年位居“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榜首。与自己比,广东这些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发展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贵在常抓常新、久久为功。
只有持续不断打造更优的发展环境,才能吸引更多企业看好广东、投资广东,在广东大地上茁壮成长、发展壮大。
2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更加需要营造有利于制造业的发展环境,避免“脱实向虚”。
前些年,“脱实向虚”倾向明显,劳动力和社会资本等创新要素向制造业流入均呈放缓甚至是下降趋势,加之支撑制造业价值链提升的技术突破、创新能力不足,导致制造业发展速度减缓,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波动中趋势性下降。
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发展环境的直接反映,既与一些企业热衷于赚快钱、企业家实业精神流失有关,也与一些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对制造业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关。
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防微杜渐,牢牢坚持经济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深刻吸取发达国家制造业“去工业化”的历史教训,营造更适宜制造业发展的大环境。
坚持制造业当家,抓好大环境建设,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领导体制,实施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推动各级党委政府真正重视制造业、真抓实干发展制造业。
3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
好的发展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对市场主体而言,不可或缺。市场主体“敢不敢”,很大程度要看发展环境“优不优”。
在全球范围内“制造业回归”浪潮中,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与中低收入国家中低端制造“流入”同时发生,对我国形成“双向挤压”,广东更是首当其冲。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切实营造“如鸟归林、如鱼得水”的发展环境,才有可能在“双向挤压”中突出重围,留住更多大企业,引进更多大企业,培育更多大企业,让广东制造业发展得更快更稳。
这需要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完善制度环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支持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共同发挥重要作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重塑积极有为且具有服务意识的政府定位;弘扬企业家精神,让企业家安心创业、放心发展,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推动企业发展更上一层楼;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各类企业纾困解难、保驾护航,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
4
加大制造业投入,投的是后劲、投的是未来。
优化发展环境是一场必须打好、打赢的硬仗,各地各部门要舍得下本钱,每年投向制造业的资金、土地、用能、金融等要素都要有硬指标。
营造实业为本、制造业当家的浓厚氛围,就要有真金白银、实实在在的投入,自觉从企业角度想问题、办事情、定政策,找准影响发展环境优化的堵点、痛点、难点,设身处地、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真正让企业心无旁骛谋发展、集中精力抓生产,不断激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5
地区之间的竞争,短期看资源,中长期看环境。
好环境就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如果没有好环境,再好的机遇也会错过,再多的项目也会丢失。
用心用情持续优化环境,打造制造业当家的“强磁场”,才能让更多企业在广东大地上“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厚积制造业当家的信心底气。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