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近日,ChatGPT智能聊天机器人火爆全球。从表白情书、工作总结到算法编程、学术论文……面对一众网友各种“花式整活”,ChatGPT对答如流、游刃有余,堪称新一代“数字懂哥”。随后,全球科技巨头也纷纷推出自己的竞品:百度的“文心一言”将于3月份完成内测,面向公众开放,谷歌公司母公司字母表公司也将推出聊天机器人“巴德”,势与ChatGPT一较高下。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在制造惊喜的同时,新一代人工智能也唤起了更多忧思。有调查显示,在美国,已经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开始用ChatGPT做作业、写论文,为抄袭和作弊换上新马甲;如同“万事通”般的人工智能,也引发人们对“技术性失业”的焦虑;有网友甚至开始为哲学的前景担忧——如果人工智能开始从事理性批判工作,未来的智慧圣殿中,还会有人文思想的一席之地吗?
这些忧虑不无道理,但格调未免有些晦暗。坦白说,在一种新技术大规模普及前,未来难以预测,风险难以预估,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纵观人类历史,蒸汽机使得人类生产力呈指数级提高,也对传统手工业来了一次“降维打击”,电气革命为世界送来光明的同时,电击伤也让人不寒而栗。技术日新月异,人心亘古不变。在浩浩汤汤的科技浪潮中,武断地拒绝和否定并不能打造一个怡然自乐的“桃花源”,面对日新月异的人工智能,主动融入、妥善使用、批判性思考才是“正解”。
事实上,人工智能早已进入我们的生活。社交软件中的语音识别、电商网购的算法推荐、开车出行时的辅助驾驶……新技术绝非洪水猛兽,只要运用得当,就是生活和工作的好帮手。此外,对于“技术性失业”,我们也不必过于杞人忧天。有人曾感叹,随着时代发展,货郎、铁匠、打字员、电话接线员等职业逐渐消失,承载着乡愁的旧时光一去不复返。但事实的另一面是,随着技术进步,外卖员、快递员、无人机飞手、陪诊师等新型职业方兴未艾。新技术浪潮从来都是“破立并举”,在冲击传统就业模式的同时,催生更多新就业岗位。我们不仅记录历史,更在创造历史。
话虽如此,但面对ChatGPT的挑战,作为文字工作者,我仍心怀忐忑。在拜托多个朋友之后,我辗转给ChatGPT布置了一篇“命题作文”——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人类的工作和生活,面对新技术的挑战,人类应该如何应对。它不假思索就交了稿。“阅卷”之后,心情有些复杂:好消息是,那篇小作文水平不高,短期之内还难以跟我们“抢饭碗”;坏消息是,功夫还得自己下,稿子还要自己写。(悦连城)